夏季高温热浪,冬季冰冻暴雪,春秋花粉过敏……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气候变化带来健康隐患已然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目前我国针对气候变化与流行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如何?在全球采取气候行动的同时,我们应如何提高公众的气候适应能力,迎接气候挑战?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
中国环境报:我国目前针对气候变化与流行病关系的研究情况如何?相关的预测预报研究有哪些突出成果?
黄存瑞: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取得显著进展。以我们团队开展的传染病研究为例:气候变暖为蚊虫等病媒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我们通过气候和疾病监测数据,发现降水组合模式及其集中程度决定中国登革热暴发风险。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增加了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如肠道感染)。目前,我们也在进一步关注极端天气复合事件的健康影响,如评估高温与洪水复合事件引发的儿童细菌性痢疾风险等。
在预测预报方面,我们特别关注热浪健康风险的评估。我此前也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早期信号捕捉及应对策略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开发为模型产品,2022年5月起在国家气候中心业务试运行,实现了分年龄、分性别、分疾病、多时间尺度的热浪健康风险预测,对提升我国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环境报: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背后有什么原因?
黄存瑞: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加速,花粉季提前并延长。更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施肥效应”,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同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改变了植物的分布,导致一些温带地区出现更多热带植物,扩大了致敏性植物的地理范围,使更多人暴露在新的过敏原下。
此外,气流模式的改变将特定地区的过敏原带入新的区域,增加了居民的过敏风险。
气候变化还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臭氧和PM2.5等污染物与花粉结合后,增强了过敏原的致敏性,加重过敏症状。
极端天气路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高温、高湿、雷暴、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直接刺激呼吸道,还通过改变大气污染物和过敏原的浓度、传播方式及理化性质,加速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发生。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室内霉菌、尘螨等过敏原的繁殖,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导致的室内潮湿则进一步增加了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使得人群脆弱性增加。除常见的脆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更多的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重环境压力时,也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
中国环境报:除了过敏性疾病,气候变化带来的流行疾病还有哪些趋势?重点人群和敏感人群应如何应对?
黄存瑞:首先是我国的慢性疾病人群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典型的如心脑血管疾病、哮喘还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会更为普遍。极端天气事件除了此前提到的水源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爆发风险,也会增加雷暴型哮喘等公众较少了解的疾病风险类型。
此外,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改变使得蚊媒疾病传播范围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变化则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
重点人群和敏感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室外工作者和低收入人群。建议这些人群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优化配备健康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个人卫生,食用安全饮用水和食物,密切关注官方的预警信息。
医疗卫生机构则应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特别是在偏远和弱势地区,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所有人群都能获得基本的卫生和医疗保障,提高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和应对的能力。同时,推动社区参与,增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和健康风险的能力。
中国环境报: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公众应如何认知其背后的规律和特征?我们应如何提高公众的气候适应能力?
黄存瑞:第一,气候变化不仅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如极端天气对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系统、医院机构)的破坏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后果。
第二,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既有短期风险,同时也有长期和累积的风险,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的影响,我们需要有持续防护的意识。
第三,特定人群更易受影响,因此,对其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最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容易被忽视,如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因此,我们应注重心理疏导。这些认知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的防护意识,也能推动全社会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挑战。
提高公众气候适应能力需多方共同努力。首先,公众要提升健康意识,关注气候信息,掌握防暑、防病、防灾和保持卫生的知识,我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减缓气候变化付出个人努力和作出贡献。
其次,公众的气候适应能力还显著受到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社区层面应鼓励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培训,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政府应营造良好的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环境条件。我国已将适应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纳入公共卫生政策。例如,《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要求地方政府在疾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好准备。
全链条的应急和备灾准备是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媒体、学校和卫生机构应加强气候变化与健康关系的宣传,做好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信息沟通工作,通过讲座、网络平台等方式帮助公众认知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应对能力。
中国环境报:当前为冬季重点防护时节,根据气象部门的最新消息,今年将会伴随弱拉尼娜事件,对此,您有什么健康建议?
黄存瑞:首先,寒冷天气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头部、颈部、腰腹部、膝关节和脚部等重点部位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外出时佩戴口罩防寒,降低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风险。
低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按时服药,定期监测指标,避免过度劳累。
湿滑的雨雪天气可能增加摔倒和交通事故风险,老年人应穿防滑鞋或有随行人,必要时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
湿冷的环境还容易诱发关节疾病,应注意关节保暖,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增强体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和蛋白质食物,提高免疫力。
最后,关注气象预报,及时调整生活安排。社区应加强对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脆弱群体的生活和心理关爱,确保大家平安度过秋冬季节。